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38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147篇
地球物理   713篇
地质学   574篇
海洋学   189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7篇
  1973年   3篇
  1964年   5篇
  1935年   5篇
  1934年   4篇
  1926年   3篇
  1925年   3篇
  192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2 毫秒
91.
92.
93.
94.
在室温和77K条件下测定了方解石、白云石、菱镁矿、锰方解石和菱锰矿中Mn^2+的阴极发光发射谱和光激发谱。根据激发谱计算了配位场参数以反映被Mn^2+占据的金属离子晶格的大小。光激发谱技术可以分别确定白云石中Mg和Ca格点上Mn^2+的吸收分布。通过简单的模式阐明和讨论了白云石中Mg和Ca格点之间Mn^2+分布变化的规律。结论表明,白云石中Mn^2+的分布能够很好地提供关于形成条件及后来蚀变情况的资料。  相似文献   
95.
1981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发现的赫姆洛(Hemlo)金矿是目前北美最大的金矿之一,探明储量已超过600t。赫姆洛金矿在太古代晚期地层中沿层产出,矿体形状规则、规模巨大,矿石品位均匀,具有同生层状矿床的特征。但同时,它的元素组合和围岩蚀变又显示出浅成热液矿床的某些特点。所有这些特点,使得赫姆洛金矿成为一个有重大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的新型矿床。 我们自1985年以来,对赫姆洛金矿的微量元素和各种稳定同位素组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为阐明矿床的成因和晚太古代水圈和大气圈的状况提供了一系列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6.
97.
阿萨巴斯卡盆地的铀矿床与其他省的不整合型铀矿床不同,其主要特征是:Ⅰ)具有非常高品位铀矿石(大约是别处相似矿床品位的10倍),Ⅱ)富多金属的Ni、As、Co等矿化,Ⅲ)多数矿床是产于盖层内(在不整合中和直接产于不整合上)。尽管阿萨巴斯卡盆地的矿床特征都有些变化,但其大多数矿床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在空间上与下伏基底的早元古代黑色页岩共生,这种页岩在阿萨巴斯卡盆地沉积之前大约19—18亿年的哈德森造山运动期间发生了陡褶皱和变质(石墨化)。但是,上(阿萨巴斯卡)砂岩不整合  相似文献   
98.
Dechr  A.  Mascle  G.  Lefort  P.  刘俊来 《世界地质》1991,(1)
沿喜马拉雅山带收集的野外资料促成对距今52m.y前后出现的碰撞作用其主要变形特点的确定,并容许作出应变与应力迹线图。碰撞之后立即出现的变形作用载于一系列印度特提斯边缘,出现在喜马拉雅较高地段的北端。在这里,早期F_1圆柱状褶皱的几何特点与运动线理解释了上三叠-上白垩Lamayuru复理石中NNE-SSW(N20E-N30(?))方向的主缩短作用。中新统擦痕断层面的分析表明至少在中新世以前这个带保持着同一挤压方向。但向南,在巨大的同变质剪切带(MCT-中部主逆冲带)中多数中新世汇聚现象多已消失,此处位于Higher Himalayan结晶岩与Lesser Himalaya之间。这里,运动  相似文献   
99.
The variations noticed in the 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 recorded at Pune (18o32’N, 73o51’E, 559 m ASL), a tropi-cal inland station located in Deccan Plateau, India, during the period 1930-1987, have been examined in relation to the variations observed in the Angstrom turbidity coefficient (β) and selected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The month-ly and annual mean values of the 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 Angstrom turbidity coefficient (β), rainfall,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for the years 1930-1938, 1957-1958, 1964-1965, 1973-1974 and 1987 were considered in the study.The results of the above study indicated gradual increases in the 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 over the period of study (1930-1987) which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less than 5% level. The increases noticed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varied from 30 to 109 %. The increase noticed during the period (1930-1938) and (1973-1974) was maximum (109%). The Angstrom turbidity coefficient also showed systematic increases during the period of study, which is consistent. The diurnal curve of the 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 at the station by and large, showed a double oscillation, which is generally observed in the continental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